![]() |
胡晓鹏,男,汉族,1971年5月生,中共党员,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“遂川志愿者协会”负责人。他热心公益,15年坚持志愿服务,已成为遂川县民间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头人,先后获得江西省优秀志愿者、吉安市道德模范、吉安市突出贡献乡贤、吉安市助残先进个人、“感动遂川”人物等荣誉称号。
前行路上无坦途 百转千回
做善事、帮助人,胡晓鹏一直没有停止过。2007年10月,他发起成立了志愿组织“麦田计划”遂川分社(后更名注册为“遂川志愿者协会”),为“一老一少”弱势群体提供志愿服务。2012年以来,发起“月月捐送油米”的“邻里守望”志愿服务项目,向空巢老人、留守儿童、残障人士及特困家庭捐送大米。这一项目已坚持10年,长年捐助累计300多人次。
15年来,胡晓鹏坚守在志愿服务一线,共组织开展各类走访、助学活动800余次,募集和接收3000余万元各种扶助款(含物资);发放资助款帮助贫困对象8000多人,长期资助贫困学生469名、代课老师3名;捐建希望小学1所、捐赠爱心小学2所,图书室27所、图书角186间;为贫困村小募集标准课桌1988套,成功救治患有重疾的贫困学生4名,长年救助36户贫困孤寡老人(每月提供一瓶油和一包大米)……
转型过程多坎坷 积极面对
从事志愿服务时间越久,胡晓鹏越发思考一个问题——志愿服务方式如何转型?要专注某个领域,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。而一哄而上、一哄而散的旧有志愿服务模式,已不适应新时代需要,社会工作者(公益专职)势在必行,必须要从送钱送物当“搬运工”这种简单化模式,转变向注重受捐者生理、心理健康深层次需求提供服务。
2014年,胡晓鹏所在志愿团队开始聘请专职社会工作者,有了办公场所,添置了车辆等应急装备。胡晓鹏从最熟悉的业务——关爱儿童入手。物色心理专家、保健医生,面向孩子们,逐步开始普及防火防电、防拐防骗、交通安全、防溺水、防毒反毒等知识,帮助了一批离校的孩子回归校园,自闭的儿童走出阴霾。
2016年至2021年,中央财政、省级财政、公益资金,国内、联合国项目,胡晓鹏团队都执行过了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看到志愿组织越来越规范,县里的几家社工组织和培育中心也划转过来,胡晓鹏团队注重传帮带,将一些爱心项目转派给他们做,一起锻炼成长。
为地方建设出力,也是志愿服务转型的方向。比如在2020年疫情防控中积极出力,倡导珠田“乡贤助学”教育基金会成立。
“人生在世做不了多大事,那就多做些好事吧。”在胡晓鹏的人生格言里,这一句话很普通,但却分量十足。正是这一件件“小”事、好事,让处于困苦的人重获了新生,也让胡晓鹏收获到了不一样的幸福。
尝遍甜酸苦辣味 矢志向前
因为执着公益,胡晓鹏遍尝甜酸苦辣。做公益必须面对人生百态,也会面临烦恼忧愁。刚起步时很艰难,没有经费、缺少人员;公益事业不为人所知,常会受到误解。但胡晓鹏和团队志愿者还是坚持过来了。
多年坚守,胡晓鹏也因此收获社会各界肯定,获得相关荣誉。2008年,获得中国麦田计划金色麦客,2009年,获得中国麦田计划金色召集人。2015年,获得吉安市第四届道德模范。2018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志愿者。面对接踵而至的奖章、奖状,胡晓鹏很坦然,他说自己只是代表者和保存者,荣誉属于志愿者协会这个大家庭,不管前路多艰,会继续带领团队走下去。